老百姓看臺灣問題[] 日月談 十八

 

  前面討論了臺灣問題的外在環境,我以爲更重要的是內部環境,就是要更快的建設好我們的國家,

    內部環境好,才能壇大對臺灣人民的吸引力。

  很對!我認爲內部環境包括三個方面,即政治環境,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。政治環境好壞的尺度是

     什麽?

  我認爲最重要的尺度是政府官員中貪官,昏官,混混官的比例。越少,政治環境越好。換言之

    ,也就是鄧小平說的明白人當官的愈多愈好

  你一語切中要害。我們用不著多加討論,相信老百姓都能理解其中的全部含義。

  經濟環境最重要的尺度當然是人均收入。我國當前只是最發達國家的七分之一上下,也低於臺灣。

      所以鄧小平一再強調,發展才是硬道理。如果人均收入超過臺灣,就會産生巨大的吸引力

  確實如此。此外,社會環境也極其重要。如果一個社會中,滋長著黑社會勢力;吸毒販毒愈演愈

    烈;明娼暗娼到處可見;偷盜搶劫經常發生;拐騙,敲詐勒索頻繁出現。這樣的國家和社會會

    有吸引力嗎?!

  當然不會有。1956年是我國社會環境最好的時期,上述醜惡現象幾乎絕迹,是我國歷史上,也是

    當時世界上少有的最佳社會環境,這是老一代中國人的親身體驗。後來,我們自己破壞了這一了不

     起的成就,真太可惜!

  我有同感。不知尚能恢復嗎?

  希望能夠恢復,相信這也是全體中國人,仍至全世界華人的願望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[2003-12-15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