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觀衆感覺到的中國影視片的三個問題
一,拍影視片追風現象嚴重
一部片子成功了,大家都來學樣。“環珠格格一”引出了“玉珠格格”,“大龍郵票”---等等。
不少已胎死腹中。“少林寺”引出了許多武俠打鬥片,不少質量低劣。金庸小說拍成電視劇很成功,
大家都爭相來拍,同一部小說重復多少遍,引起觀衆多少厭倦情緒,都不在乎。這些影視製作者忘記
了一部影視片成功的首要條件是創造性。張藝謀的成功正在於他對每部影片肯下功夫去進行創新,去
走自已獨特的路。
二,學別人的缺點,去迎合商業利益。例如,“戲說乾隆”中安排了兩個年青人經常鬥嘴以壇加
笑料,同時延長影片長度以謀取商業利益。後果是,使劇情發展不緊湊,很多觀衆感到厭煩。後來,
一些內地影視片也學了這一套。例如最近播放的“玉帝傳奇”也安排了兩個年青人:淩波仙子和二郎
神相互鬥嘴,反而沖淡了劇情。又例如國外影片喜歡演洗澡間戲和床上戲,用演員的身子去吸引觀衆
,某些中國導演也跟著學,故意把一些戲弄到洗澡間和床上去演。
三,不注意人物內心的刻劃,造成影片感染力不大。例如,“英雄”這部影片,鏡頭很美,但忽
視了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,因而不感人至深。導致衝擊奧斯卡金像獎失敗。
[2003-09-15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