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为什么担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后
科技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。这又取决于教育,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又特别取决于高等教育。
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目前仍落后于印度。你不相信吗?请看下面事实。
1949年几乎同时建国的中国和印度,高等教育差距是如何形成的?
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曾说过,“大学代表人道主义、坚韧性、理性、进步与真理的探索,它代表人类朝着更高的目标全速前进。”所以,印度政府对大学教育一直投入很大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中国人恶梦刚醒,发现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大踏步向前走了很远。此时的印度人中每一万人就有160多人受过高等教育,美国有900多人,前苏联有近700人,而中国只有十多人。和印度相差十倍。可以想见,那时的邓小平该多么着急。当时许多有识之士,大声疾呼,赶紧抓好教育。我们确实也行动起来了。记得当时出现了“学校戴帽风”,给中专戴大专帽,给大专戴大学帽。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门的急于求成心理。但是,教育上水平,绝非一日之功。我国经过近廿年的追赶,印度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仍大大超过我国。现在印度教育产业规模是全国GDP的4.7%。印度一贯大力投入高等教育产生了丰硕成果,当前印度科技人员的总数仅次于美国,居世界第二位。为印度提高科技竞争力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人材的质量取决于高等院校的质量。印度高校的师资、教材、教学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著名学府差别不大,特别是印度著名的国家重点大学尼赫鲁大学、德里大学和6所理工大学。他们的师资、教材和教学管理,与世界名牌大学几乎在同一个水平上。所以,凡是在印度这2所国家重点大学和6所理工大学学习的毕业生,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著名公司里尤其受到欢迎。
提问:中国大学的师资、教材、教学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著名学府差别有多大?中国有多少所大学达到印度这八所大学的水平,与世界名牌大学几乎在同一个水平上? |
我国近十来年,在教育,科技人材落差很大的情况下,巧妙应用经济学手段,把中国经济搞上去了,使两类竞争力提升了十多位,实不容易。但是,仅用经济手段是提升不了科技竞争力的。所以教育和人材的巨大落差就必然会显示出来:八年前,科技竞争力曾倒退了十位。近年来又在提升。检讨1949年至今年的情况,我们是否可看出落后了的原因基本上是两个。前30年,中国高等教育受到巨大折腾,后30年中花了10年来恢复元气,之后正想加速前进,但随后20年又受到教育腐败和学术腐败的严重干扰。造成高等教育质量不能快速提升。
全国有识之士都应该为国家决策机构提供办法,中国应如何将高等教育质量尽快赶上去,培养出在各重要科学领域中的大批有真才实学的顶尖级人才。我们切莫以为自己暂时领先就掉以轻心!否则中国将在科学技术竞争的长跑中落后。
希望有关部门认真调研上述问题,并迅速采取措施。
[2008-12-0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