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可能忽視了的非典傳播途徑
2002年11月底,在廣東佛山發現了的第一個非典病人,12月初又在廣
東河源發現了兩個非典病人。佛山和河源相隔150公里。我們應該追究這兩起
病人是什麽關係?是相互間獨立的事件,還是相互關聯的事件?這兩種可能都
應引起無我們深思!
一、若是相互關聯的事件,病毒是如何傳過去的?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傳播方式,是
近距離的,通過病人的飛沫和呼出的氣,或病人接觸過的物品進行傳播。由於
病毒在空氣中生存的時間大約四小時左右,最多是美國研究的結果,24小時。
從佛山到達河源,若無佛山病人跑到河源近距離接觸,河源人染非典,幾乎是
不可能!因此,我們認爲,可能還有其他的傳播病毒的途徑。如果我們假定,
病毒藏在雲霧的小水滴中,並假定在這種環境下大大延長了它的
壽命,雲霧
飄到了河源,使河源人生病。
如果這種假定成立,這就表明乾燥而晴朗的天氣對於阻斷非典病毒的傳播極
其有利。同樣,房間空氣乾燥,也易於阻止非典病毒傳播。相反,空氣潮濕
和多雲霧天氣有利於非典傳播。接地的雲就是霧,霧中小水滴含有病菌,病毒
及有害的微生物,就是一種瘴氣。它曾使孔明南征孟獲時損兵折將。今年春節前
後好幾個月中,廣東,特別是廣州地區,濃霧不斷,極有利於非典病毒傳播。
二、如果是相互獨立事件,那麽河源的病毒從哪兒來的呢?假定是從動物身上來的
。得了非典病的動物死於荒山野嶺中,病毒發散到大氣雲霧的小水滴中,隨風
飄到了河源。如果真是這樣,佛山、河源、中山、首先發生非典病例就可以理
解了,因爲非典病動物的屍體可能就在這個區域中。如果病毒不是從動物身上
來的 ,那就可能是從實驗室中來的,也按上述途徑傳播。當然,還有一種可
能性,大自然新製造出了非典病毒。不過,這種可 能性很小 [參看本站網頁:
日月談12 ]。而目前認爲,是已知冠狀病毒的一種變異,對於人類來說當然還
是新的東西,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掌握它的特性從而來制服它。
三、經由空氣中的小水滴傳播,這是一個不易對付的傳播途徑。因爲雲霧會隨風飄動
,所以,離非典病人較遠的地區,也可能發生非典病例。佛山、河源、中山相距
甚遠,沒有和病人接觸,先後依次發病,就是例證。澳門最近出現的第一個非典
病人,沒有出過澳門,更沒有和非典病人近距離接觸過。這也可以說是一個旁證
。但幸運的是太陽會幫我們的忙,在太陽照射下,水滴中的病毒很快會死。因爲
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有極大的殺傷力,而且小水滴很快會消失。
四、如果上面推斷是正確的話,在常規預防非典傳播的方法中,還可以加入下面幾點:
1 經常讓太陽照射房間,保持室內空氣乾燥,必要時使用除濕機。如果外面空氣不
潮濕,應打開門窗進行自然通風乾燥。
2在大霧和潮濕天氣,應關閉門窗,人工除濕,並且要少出門活動,盡可能地呆在
空氣乾燥的房間裏工作。有條件的話,可使用紫外燈來消毒房間。
3 在大霧和潮濕空氣中行走,最應該帶口罩。以避免接觸潮濕空氣。
五、如果上述猜測正確的話,我們有理由相信,到了夏天,由於陽光普照,阻斷了非典這
種傳播方式,非典疫情將會大大減輕。幸運的是夏天快到了,讓我們充滿希望去迎接
戰勝非典的勝利把! [一孔之見 僅供參考]
[2003-05-0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