聪明善良的阿珍 阿珍自幼聪明伶俐。其父教她古文,发现她理解特快,且有过目不忘的本领。故曰:此女 超过她的两个哥哥,可惜是个女孩子。因为阿珍是二十世纪初出生的,在当时的中国,封建思 想仍很浓厚,一般家庭都不送女孩子去学校读书,阿珍家也不例外。阿珍在家从父亲那里学了 一点语文知识后,就自己看书。她读了不少古典小说和历史书籍,不仅能理解,而且能滔滔不 绝,有声有色的讲给旁人听。 阿珍聪明秀丽,十七岁时,有很多人来提亲。其父想接受一位富家子弟的亲事。但阿珍不同意,因为阿珍知道,对方是一位跨纨子弟,阿珍中意的是一位穹秀才,其貌一般,但为人正 派,能刻苦学习,努力上进。婚后,生活很幸福,生了不少子女。 1937年,抗日战争爆发,中国人进入了苦难时期。阿珍一家逃难到四川。全家生活十分艰 苦。吃的是平价米,这类米中有大量的砂子,米糠和稗子。淘米之前必须将它们 |
挑选出来,给阿珍增添了不少劳累。她的几个不满十岁的孩子也很 懂事,每天能够上学前都帮
助妈妈选一筒米。穿的是平价布,一种很粗糙的布。阿珍自己用手工做衣服。衣衫,鞋袜破了,
还要缝缝补补后再接着穿。阿珍自己更苦,一双袜子补了又破,破了又补,以致脚板梗出鸡眼,
造成终身行路困难,到年老时,造成频繁摔交。1943年,日军攻占贵州独山,大后方震动,人
心慌乱,老百姓生活更加艰苦。阿珍家已无钱买菜。阿珍就用南瓜放在饭上面焖熟给全家吃。
当时称做南瓜恐饭。吃起来,饭带一丝甜味,还很可口呢!阿珍就这样想尽一切办法,克服一
个又一个困难,用日渐衰弱的身体,协助丈夫,支撑着这个艰辛的家。真是一个贤妻良母。
阿珍家自己够困难了,但仍不时帮助比她更困难的人。有一天,一个和尚来化缘。阿珍见他面
貌清瘦,怠倦,似乎挨了饿。急忙给他饭吃。和尚临走时说了一句话:“自有善报”。当阿珍目
送和尚时,和尚才走几步路就不见了。阿珍甚感困惑。后来,阿珍迂到好几次大难,最终都平安
渡过了。
阿珍会用手指搬动来予测未来,准确度很高。亲友们感到她很有灵性。更有一次,阿珍梦见C
国领袖逝世了。大家都不相信。但仅仅过了两个多小时,电台就播出C
国领袖逝世的消息。众人
无不惊奇万分。
七十七岁时的阿珍
[享年八十九岁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