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孔之見   僅供參考

      * 爲何長跑奧林匹克冠軍常短命?

        動物的心臟類似冰箱的壓縮機,有一定壽命。對某些鳥類的心臟的跳動總次數,生物

學作出過統計。超過臨界總次數,鳥就會死亡。運動員的超強訓練,每日使用心臟跳動次數大

大超過一般人每日平均數,所以提前用完了總次數,因而常短壽。

       * 某名人戒煙後爲何衰老加快,不久即去世?

         他年過八十,抽了六十多年的煙,其子女爲使他長壽,怕煙損害他的健康,勸他戒煙

。這似乎很合科學,但是忽略了另一面。老年人六十多年習慣了的東西,一旦改變,身體

機能就要發生重大調整以適新的生活習慣。年齡越大,調整的成功率越小。而且在調整過程

中身體會受到一定程度損傷,所以加速了衰老,從而縮短了壽命。

     * 醫學戒律必須遵守嗎?

    老年人有三戒:低糖,低鹽,低脂肪。但對某些人並不成立。據[羊城晚報]報導,有兩個

九十多歲的老人,一直喜歡吃肥肉,甜食,鹹菜。但身體很健康,各項體檢指標正常。

     衆所周知,吸煙對人體有害。可是南美洲有一個印地安部落,人人都喜歡抽煙,煙葉曬

幹即抽,煙味很濃。但卻是一個長壽部落,活到九十歲以上的人很多。

      玻璃不能吃。有人卻能大吃特吃。

      以上只舉出了少量事例。大量事實表明,必須結合自己身體特點來執行醫學戒律。

       人體是一個生化工廠。能加工什麽原料,能出產什麽,雖有共性,但也會有很大差異。所

以有些老人不怕糖,鹽和脂肪。甚至對其有益。你同意這種看法嗎?!

    * 什麽是菅養食物?

    諾貝爾生物學獎獲得者巴甫洛夫說過一句名言:你感覺最可口的食物就是對你最菅養食

物。

  我們的生活經驗也告訴我們,火體體質的人喜歡吃寒性食物,而虛寒體質的人喜歡吃溫性

食物。人體有攝取營養的自動調節機能。它需要什麽,就會對什麽感興趣。一般人是如此,個

別人例外,例如重病者往往失去這種能力。

       [01-09-28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