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价稳中慢降才符合全民利益
某些经济学家说,物价每年涨一点,能剌激生产,促进经济发展,是符合经济规律的。
我们认为上述观点是错误的。理由如下:
一,物价涨一点,全民生活水平就下降一点,为什么要用牺牲全民生活水平的方法来促进经济发展呢?
富裕阶层不怕涨一点。如果加工资能同步跟进,并且工资涨幅超过物价涨幅,工薪阶层和打工族就
能应付涨一点,但谁能保证呢?例如今年发生非典疫情,工资就无法同步跟进了。所以工薪阶层和
打工族怕涨一点。工薪阶层中年老的退休族,由于每次工资加得不多,所以更怕涨一点。绝大多数
人不是工薪阶层和打工族,更不是富裕阶层,他们又如何来应付涨一点呢?!
二,刺激生产,促进经济发展的方法很多,为什么偏爱这种方法呢?国际上最先进的经济理论早已摒弃
了这种错误观点,我国某些经济学家为什么还要捡人家的破烂呢?
三,提倡涨一点的人大概忘记了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什么。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广大人民
群众的生活水平。有两种基本方法让人民富起来:
[1]坛加人民收入。因职业不同而方式不同。例如工薪阶层和打工族靠加工资;农民靠种植和付业及农
闲时打短工。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不能惠及全民,只能是个体或族群得益。
[2]不断降低物价。很显然,这种方法惠及全民。如果物价是稳中慢降,相信不但不会伤害生产厂
家,还会降低原材料价格,减少生产成本,有助于经济发展。试设想如果10年内物价降了一半,即使
人民收入不坛加,也相当于全民收入坛加了一倍。由于是全民得益,就显得特别公平,特别受全民欢
迎。
四,由上分析可知,以上两种方法同时应用,将能更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,是最理想的情况。希望国家领
导人能调控我国经济到达这种理想情况,并一直保持下去。千万别相信某些所谓经济学家的话。
[2003-11-01]